我国人口众多,教育需求巨大,现有的公共教育资源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民办教育在我国教育发展历程中承担着越来越多的教育任务。经过近30余年的发展,中国民办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到目前已经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民办教育体系。
而张晓莺的杭州莺皇国泰外语艺术学校就是在这样的教育大坏境下迅速崛起的代表。1993年办学至今,从3名学生到3900多名学生。25载寒暑,记录下了她所经历的一切。
让每个孩子堂堂正正做人
张晓莺自1993年办学以来,坚持“爱”的教育理念。张晓莺会每周都到每个班级去和孩子们聊聊天,学生都亲切的称她为“校长妈妈”。许多早已经毕业的学生,也会给“校长妈妈”写信。
张晓莺总说,对教育教师的概念,不要很狭隘。所以即使在办学的困难时期,她竭尽所能资助浙江医科大学38名贫困学生完成了5年的学业。同时还帮助了近200名来自全国各地贫困山区的孩子,让他们免费在国泰就读。其中,不乏弃婴、孤儿以及残疾儿童。她说,学校的宗旨就是: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走路,堂堂正正做人。
一位就读于莺皇国泰的初三的学生家长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孩子在九个月的时候查出患有脑瘫,四处求医,在杭州治疗的时候,觉得不能耽误孩子学习,跑了多少个学校,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杭州莺皇国泰,校长在了解情况后,只问了孩子,会不会唱歌跳舞?孩子说会唱歌,就这一句,校长就让她留了下来。现在我们孩子在学校很开心,和同学相处的很好,成绩也是全班的前几名。”
像水一样做人,像山一样做事
有学校的老师评价张晓莺说,“她这个人像水一样,能够包容一切,净化一切。而身材小小的她做事却像山一样巍然挺立稳重坚韧,扛起了我们整个莺皇国泰的大小事。”当年,学校老师没有地方住,她拿出钱,一口气买了几十套房子,作为老师们的公寓。
为了办学,张晓莺几十年如一日,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有职工家里有什么事,她都当做自己的事情来操办,刚建校时有职工家里面父母双亲接连辞世,张晓莺得知后,在工作结束后将他接回家中。张晓莺是个话不多的人,理解老师心中痛苦的她,为这位老师煮面、订机票的同时,趁这位老师不注意,张晓莺在他的衣服里缝入了回家办事所需的经费。老师回到家后,才发现校长暖心的行为。
她不仅是这个学校的校长,还是这个学校的电工、木工、建筑设计师、服装设计师,学校里的大事小情她都要操心,自己设计学校建筑构造,动手做学生用的小板凳,甚至连学生每次演出的服装她都要亲自画手稿选布料。
在国泰的学校里,不乏暖心、人文的设计。校园的每一处布置、安装、维修,都有校长妈妈的身影。卫生间冲刷所用的水,是“另辟蹊径”从洗衣房接过来的。张晓莺的设计初衷,是让孩子们懂得节约、节俭的意义。在校园里,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宣传标语,是每一位教师以及孩子们每日都在践行的行为。“时间不够用”是张晓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因为在她眼里孩子们的事都是最大的事。
因材施教 因时施教
张晓莺的办学理念很不一样,她招生之前要了解每一个学生,不以文化课的高低来评定一个学生的高低,她认为对孩子人格、情商的培养意义更重大。她倡导每个阶段要进行不同的教育:一、幼儿时期要教孩子养成各种好习惯。二、小学阶段要懂得考虑别人的感受,尊重生命的力量,懂得爱。三、初高中阶段则要全力以赴的进行科学文化教育。莺皇国泰的学生也没有令她失望,屡次在中考、高考中取得骄人的成绩。
如今的杭州莺皇国泰外语艺术学校拥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的教师和学生,自幼儿至高中,大专的连贯教育。拥有六个校区和七十多个教学班。还具有招收国际学生的资格。
从1993年创办学校,以国泰外语艺术学校为母体,国泰教育集团已成为集幼儿、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大专,6个校区79个教学班,3900余名师生的全寄宿制教育机构。在国家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当下,张晓莺被评为中国民办教育创新改革杰出教育家。
一位用爱来温暖教师,用心来教育学生的校长。一位来自宝岛台湾深深植根于祖国,默默为祖国教育事业耕耘一生的爱国者。用她的言行给所有人以情感的触动和心灵的荡涤。